范仲淹
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4-20 09:46 來源:市委黨史地方志室 瀏覽:
【字體大小:

廣德軍司理參軍范仲淹

倪宗

范仲淹(9891052  字希文,蘇州吳縣人。據(jù)《宋史·范仲淹傳》記載,宋大中祥符八年(1015)春,27歲的范仲淹考中乙卯科進士,并出任廣德軍司理參軍?!败姟笔潜彼蔚牡胤叫姓挝?,與府州同級,隸屬于路。廣德原為縣級行政單位,屬宣州府。太平興國四年(979),分宣州府置軍,轄境包括現(xiàn)在的廣德、郎溪兩縣,屬于當時的江南東路。司理參軍是掌管獄訟的低級官員,范中淹在廣德為官時,用的名字是“朱說”。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?原來范仲淹身世很不幸,兩歲而孤。父親范墉是在徐州做小官時去世的。母親謝氏貧困無依,在范仲淹4歲那年,帶著他改嫁到山東長山(現(xiàn)屬山東鄒平縣)一戶姓朱的人家。他隨之改姓朱名說。直到調任集慶軍(今安徽省亳州市)節(jié)度推官,才還姓更名。

范仲淹官至參知政事(副宰相),在歷史上以改革派著稱,曾經(jīng)提出過一系列改革政治的主張。他在鎮(zhèn)守延州(今陜西省延安市)時,采取有力措施,防御西夏的侵擾,鞏固了北宋的西北邊疆,是一位有遠見有作為的政治家。他在廣德為官期間,雖然只有二十幾歲,又是初入仕途,但也顯示了他的品德和才能。據(jù)《廣德州志》記載,范“治獄廉平,……引囚訊問,皆得其情”。但是,司理參軍不過是掌管獄訟的低級官員,案件的最終審理,還得由行政長官知軍說了算。但范仲淹剛正不阿,秉公辦事,常常為此和長官意見不合?!吨葜尽穼Υ擞猩鷦拥拿枋觯骸皶r抱獄牘與守(即知軍)爭是非,守數(shù)以盛怒加之,不為屈。歸必記其往復辯論之語于屏。比去官,字無所容?!睜庌q的結果如何我們不得而知,但他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,確實令人欽佩。范仲淹清廉自守,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。調離廣德時,甚至手頭拮據(jù)得連盤纏也沒有,只好把自己僅有的一匹馬賣掉,徒步而歸。

范仲淹除了掌管獄訟外,還很關注和重視文化教育事業(yè)?!稄V德州志》介紹:“初,廣德人未知學,仲淹得名士三人為之師,于是郡人之擢進士者相繼于時?!蹦纤蚊窇l(fā)在《四先生祠堂記》里稱贊他“剛直盡職,拔貧取費,聘名士淑學者,汲汲以文事為己任”。廣德當時文化教育非常落后,經(jīng)過范仲淹的大力提倡,文風漸盛。據(jù)《州志》記載,宋景佑元年(1034),廣德終于出了第一個進士。從這一年起,到宣和六年(1124)的90年間,廣德考中進士的達22人。古人云,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范仲淹當年以文事為己任,為廣德教育事業(yè)所做的開創(chuàng)性工作,終于取得了顯著的成果,真可謂功德無量。

天禧元年(1017),范仲淹調離廣德。他在這里任職不過3個年頭,官職也很低,但是他的品德和政績,卻受到人們的愛戴和尊敬。民間傳說,廣德城南有一個潢水塘,“四時恒濁,清官至則暫為一清”。范仲淹任司理參軍時,潢水塘清過一次。這雖然沒有科學根據(jù),但卻反映了廣德百姓對他的景仰之情。他在廣德曾留下一些遺跡,城內(nèi)有“范公井”,又名“義井”,相傳是范所鑿;有“硯池塘”,是范滌硯的地方。后人為了紀念他,曾建立“景范亭”、“范公祠”等。由于時過境遷,這些遺跡今天都不存在了。

廣德還有一處與范仲淹的名字相聯(lián)系的地方,就是城東南五十里的石溪。據(jù)《廣德州志》介紹,此處“湍流縈紆,清澈可鑒,林谷婉轉,狀如城廓”。天寶峰巍然聳立,氣象萬千。元代延估(13141320)年間,又在石溪興建了佛寺。晨鐘暮鼓,飛瀑流泉,曾經(jīng)吸引了無數(shù)的善男信女和騷客文人。人們給這個風景區(qū)取了一個富于詩意的名字——“石溪古意”,成為廣德舊時的十景之一。但在宋代,這里還很荒涼,山高路險,是虎豹出沒之地,因而人跡罕至。范仲淹在廣德為官期間,曾忙里偷閑,不畏艱險,到此游覽。面對天寶山麓奔騰而下的飛瀑,他流連忘返,浮想聯(lián)翩,揮筆寫就一首題為《石溪瀑布》的五言律詩:

迥與泉流異,發(fā)源高更孤。

下山猶直在,到海得清無?

勢斗蛟龍惡,風吹雨雹粗。

晚來成一色,詩句自成圖。

這首五律描繪了瀑布的磅礴氣勢,表現(xiàn)了作者欣賞自然美的心曠神怡之情,猶如一幅清新的水墨畫,給人以美的遐想。尤其是頷聯(lián)“下山猶直在,到海得清無”?問得奇特,富于哲理,蘊含著詩人對人生的思考、探索和追求,特別耐人尋味。《范文正公集》收錄了這首詩,但題目是《瀑布》,首句“泉流”作“眾流”?!稄V德州志》的有關記載,搞清了此詩的寫作時間與地點,這對范仲淹的研究者或許不無裨益吧。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0條評論

*正文:
驗證碼: captcha

網(wǎng)友評論列表

    暫無網(wǎng)友評論
智能問答 智能問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