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棄疾
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4-20 09:45 來源:市委黨史地方志室 瀏覽:
【字體大小:

廣德軍通判辛棄疾

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吳宗良

辛棄疾 (11401207),字幼安,號稼軒,山東歷城(今濟南)人。著名的愛國主義詞人。歷史學家辛更儒先生通過對新發(fā)現(xiàn)的《鉛山辛氏宗譜》研究,認為辛棄疾于宋乾道元年至三年(11651167)的三年里,曾在廣德軍任通判。

辛棄疾自小由祖父辛贊撫養(yǎng)長大的,并向他灌輸了愛國主義思想。宋紹興三十年(116021歲時,即在他祖父去世后的第二年,參加抗金義軍,并與耿京的義軍“天平軍”聯(lián)合,任掌書記之職。他向耿京建議,應歸附南宋,爭取與宋軍夾攻金軍。紹興三十二年(1162)初,他奉耿京之命,到宋廷向高宗趙構面奏耿京及其“天平軍”歸附的意愿,得到趙構同意,并將“天平軍”編入南宋軍隊。當他返回時,聞知耿京已為叛徒張安國殺害,便親赴敵營,智擒叛徒,率眾南歸。歸宋后被任命為江陰簽判,至隆興二年(1164)底離任。然而在11651167的三年里,卻不知去向。三年后(1168)又在建康(南京)任通判。以后知滁州、撫湖南,官越做越大,其間兩度落職,閑居江西上饒和鉛山,后又復出, 68歲時去世。

根據(jù)著名歷史學家鄧廣銘先生的早年的研究:辛棄疾的奏疏《美芹十論》應作于1165年,因其中有“官閑心定……越職之罪難逃”等語,認為這三年里辛棄疾是有官職的。文革結束后,學術研究復蘇,對辛棄疾這三年的行蹤,又有了各種新的解說。辛更儒先生研究了新發(fā)現(xiàn)的《鉛山辛氏宗譜》,譜中有一篇辛棄疾任官的“簡介”——《宋兵部侍郎賜紫金魚袋稼軒歷仕始末》其中寫道:

“辛公稼軒名棄疾,字幼安……(紹興)三十一年十二月,奉耿京表詣行在,補承務郎,天平軍節(jié)度使掌書記。江陰軍簽判。廣德軍通判。司農(nóng)寺簿。知滁州……”

19875月在濟南召開的首屆辛棄疾學術研討會上,對辛更儒提出的辛棄疾在江陰簽判任滿后,就任廣德軍通判的結論,專家學者們在聯(lián)系各方面情事考察,認為比較可信。從而,填補了辛棄疾生平研究的一段空白,廣德的歷史上也增添了一位著名人物。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0條評論

*正文:
驗證碼: captcha

網(wǎng)友評論列表

    暫無網(wǎng)友評論
智能問答 智能問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