皖南花鼓戲流行于皖南、蘇浙江相毗鄰地區(qū),而以皖南宣州、郎溪、廣德、寧國一帶最為盛行,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,湖北花鼓調及河南燈曲隨移民傳入皖南,與當地民間歌舞合流形成“皖南花鼓戲”。 皖南花鼓戲成長過程,大致經歷了燈會歌舞、“打五件”“地攤子”“四季班”與“草臺班”四個階段,并吸收了高腔、徽劇、京劇藝術的有益成分,經過百年的演化發(fā)展,形成了一個具有粗獷、質樸、明快的藝術風格和鮮明鄉(xiāng)土色彩的民間劇種。 該劇種語言保存著民歌和民間說唱的特色,以中州音韻系統為基礎,融入地方語音;表演藝術保存著燈會時期的民間歌舞和從農村日常生活中提煉、美化的程式動作,并吸收了京劇的表演程式;唱腔分為主腔和花腔兩類,有淘腔、北扭子、四平、悲腔四大主腔,花腔多為燈曲和民歌小調。 該劇種實行師徒制傳藝授業(yè),藝人師徒譜系有“七大門”,即“藍門”的創(chuàng)始人藍鳳山、“杜門”的創(chuàng)始人杜老幺、“涂門”的創(chuàng)始人涂老五、“耿門”的創(chuàng)始人大老耿、“孫門”的創(chuàng)始人孫大嘴、“張門”的創(chuàng)始人張宗棠、“梅門”的創(chuàng)始人梅鳳貽。傳統劇目有《掃花堂》、《打瓜園》、《假報喜》、《當茶園》等。 20世紀80年代后涌現出的優(yōu)秀劇目有《春嫂》、《柯老二入黨》、《姐妹皇后》、《湘妃扇》、《羯鼓驚天》、《老板娘》、《水妹子》、《王婆賣瓜》、《送瓜苗》等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