棄政從教的胡耐安
唐曉亮 查心役
胡耐安(1899—1977),原名有祉,字耐安,別署園,60歲后號叟,70歲后署樂翁,涇縣溪頭村人。胡耐安出身書香門第,幼承庭訓,勤奮好學。及長,赴日本就讀于東京帝國大學。1923年秋,回國探親休學一年,后由湘入粵,任湘軍總司令部秘書。一年后仍赴日本續(xù)學,1926年北伐戰(zhàn)爭開始,奉召回國服務。
1927年他在上海親身經(jīng)歷和目睹了蔣介石發(fā)動的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變,月底回武漢撰寫了《回漢口來》一文,以親眼目睹之事實,揭露蔣介石叛變革命、血腥鎮(zhèn)壓上海工人運動的種種罪惡真相,發(fā)表于由孫伏園主編的《中央副刊》第38號上(
胡耐安后復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完成學業(yè),回國后先后任國民黨中央青年部秘書、中央宣傳部計劃委員、中國農(nóng)業(yè)銀行顧問、安徽省政府顧問等職??谷諔?zhàn)爭期間任國民政府內政部首席參事、湖南省黨務改組委員會委員兼宣傳部長。后來,胡耐安棄政從教,先后在國立暨南、中山、邊疆大學及省立安徽大學任教,育材甚眾。1951年在臺灣政治大學政學系任教,并擔任職臺灣“蒙藏委員會”委員。1973年年屆古稀,循例退休,仍兼教授。
胡耐安學不厭,教不倦,悟性高,通英、日文,中文造詣尤深,一生著述甚豐。在大陸任教期間,歷川、湘、黔、桂、粵、閩、浙諸省考察,亦曾北臨戈壁,南履黎嶺,均有記述。期間著有《中國民族志》、《中華民族》、《邊政通論》、《邊疆民族志》諸書,征引翔實,文筆犀利,分析得當,士林推重。此外尚有《先秦諸子學》、《儒道墨三家評介》、《中國文字學檢討》、《民族學發(fā)凡》、《說》、《粵北排山住民》、《邊疆宗教》、《賢不肖列傳》、《新湘軍志》、《園雜憶》、《香港三筆》、《六十年來人物識小錄》等十數(shù)種,約百萬言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